电气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深入如皋一线探寻绿色“电力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10浏览次数:10

作为经济大省、用电大省,江苏绿电年交易规模目前位居全国第三。全省推进“绿电进江苏”“绿电进园区”“绿电进企业”的绿电“三进”工程,在能源供给低碳转型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7月1日,电气工程学院“沪通融新”实践队走进江苏省如皋市,聚焦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政策举措,探索“稳妥有序、安全降碳”具体措施,通过案例分析理解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的建设路径,破译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电力密码”。

实践队首先来到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如皋市供电分公司。企业负责人向实践队系统地介绍了如皋电网结构,光伏产业发展情况,并重点解读了近年来光伏产业的政策变动与公司同国内高校合作研究的“面向配微协同的高比例光伏功率特性及运行域建模技术研究”项目。在电网一线的见闻不仅深化了队员们对电力系统变革的认知,更引发了实践队对安全实现低碳转型的思考。

为深入了解企业向清洁高效转型的具体情况,次日上午,实践队走访了江苏大唐国际如皋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和思源电气。经过实地走访参观与专家座谈会,实践队员深刻感悟到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

在上海电气环保热电(南通)有限公司的走访过程中,队员们认识到垃圾发电作为稳定性电源在可再生能源体系中的互补价值,以及节约土地资源的独特优势。实践队还参观了双钱集团轮胎发展文化展示馆与先进全钢丝载重子午轮胎生产线,就企业的碳排放情况、节能减排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此次实践活动,“沪通融新”实践队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深刻体悟了“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时代使命。实践队在如皋扎根行业一线的服务、调研也受到《扬子晚报》等官方媒体报道。同学们通过将专业所学融入实地调研,不仅深化了对绿色能源发展的认知,更在实践中淬炼了责任担当。这份调研成果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结晶,更是新时代青年响应国家战略、服务社会发展的生动注脚。实践队将以此次调研为起点,持续关注能源转型进程,用青春智慧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绵薄之力,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电气工程学院  供稿